价格行为基础与痛苦交易
价格行为的本质 (The Nature of Price Action)
定义与普适性
- 概念:价格行为是金融图表上价格变化的任何表现形式,适用于任何市场(股票、外汇、期货等)、任何图表类型和任何时间级别。
- ** timelessness and universality (永恒性与普适性)**:价格行为的模式是永恒的,因为它基于人类理性的行为和心理(如贪婪与恐惧),这些是写在基因里的。一张近100年前(如1929年股灾)的图表,其模式和今天的图表看起来完全一样。
- 一致性:所有市场和所有时间级别的价格行为原理都是相同的。一张股票日线图、外汇5分钟图和股指1分钟图可能看起来无法区分。
"噪音"不存在 (There Is No "Noise")
- 核心观点:市场中不存在随机的“噪音”。任何看似随机的价格波动背后都有其逻辑和原因。
- 逻辑驱动:所有交易(尤其是机构交易)都由算法驱动,算法是有逻辑的。将不理解的价格行为称为“噪音”,通常是懒惰或无知的表现。
- 行为解读:看似微小的价格变动,往往是交易者群体行为的结果。例如,一次强劲上涨后的回调,可能是追涨多头在失望中于其入场点保本卖出所致,而精明的空头会利用这一点进行做空。
痛苦交易 (The Pain Trade)
定义与特征
- 概念:痛苦交易指一个低概率事件的发生,通常是一个强力的突破,它打破了市场当前非常“明显”的预期。
- 发生机制:当市场走势非常明显(如一个清晰的牛旗),大多数交易者都预期它会延续时,市场却突然向相反方向强力突破。
- 核心痛苦:它让大多数交易者措手不及。
- 顺势交易者(如做多牛旗的)被套牢。
- 逆势交易者(如等待更高点做空的)踏空行情。
- 结果:被套和踏空的交易者被迫追逐新的市场方向,从而加剧了突破的动能。
新手与职业交易员的应对
- 新手 (Newbies):
- 被套后会感到震惊、沮 F5 丧,并抱着“市场会回来”的希望,拒绝止损。
- 常将亏损归咎于“机构阴谋”或“市场不公”。
- 因情绪化而错失了顺应新趋势的交易机会。
- 职业交易员 (Professionals):
- 即使被套,也能迅速、客观地接受现实。
- 他们会立即止损,甚至反手开仓,顺应突破方向。
- 他们理解突破的威力,并将其视为高利润的交易机会。
市场周期:震荡与突破 (Market Cycle: Trading Range vs. Breakout)
市场的两种主要状态
- 震荡区间 (Trading Range):市场约 90% 的时间处于震荡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下,大多数(约80%)的突破尝试都会失败,因此“高抛低吸”的逆势策略是有效的。
- 突破 (Breakout):市场约 10% 的时间处于突破状态。此时,市场共识认为当前价格是“错误”的,需要迅速移动到一个新的、更合理的价格区间。
突破的发生
- 突破的预兆:突破往往在相关新闻发布之前就已经发生。这是因为交易者集体感知到价格失衡,并开始用行动“重新定价”。
- 行为转变:当一方交易者(如在区间顶部做空的空头)开始“放弃”,不再在原位置下单,而另一方(多头)变得更具攻击性时,突破的条件就成熟了。
- 识别信号:强有力的突破K线(如实体大、收盘价极端)和良好的跟随K线是市场状态从“震荡”转为“突破”的关键信号。
总结原则
- 价格行为是普适的:其原理根植于不变的人类心理,因此适用于所有市场和时间。
- 不存在"噪音":每一个价格波动都是有价值的信息,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心理。
- 识别并利用痛苦交易:当市场违背“显而易见”的预期时,通常是强力突破的开始,这是绝佳的交易机会。
- 快速适应市场状态: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敏锐地识别市场是从“震荡”向“突破”的转变,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