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分批入场导论(

核心概念与前提

定义与适用对象

  • 概念:分批入场(Scaling In)指将一笔交易的仓位分成多个部分,在不同价格点位先后入场,而不是一次性全部投入。
  • 适用对象:此策略适合有经验、能稳定盈利的交易者。新手由于心态和决策能力尚不成熟,应避免使用。

交易核心权衡

  • 优点:分批入场可以提高交易的最终胜率
  • 代价:胜率的提升伴随着风险的增加盈亏比的下降。交易者需要做出更多决策,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。

关键前提:客观性与仓位管理

  • “不在乎”的仓位:进行分批入场时,必须使用足够小的仓位,小到交易者不会因浮亏而产生情绪波动,从而能够保持客观,专注于图表本身。
  • 风险控制:必须提前计划好总风险。即使多次加仓,总仓位的最终亏损额也不应超过任何一笔常规交易的风险。

分批入场的两种主要类型

盈利加仓 (Scaling In with Profit)

  • 目的:在强劲的趋势中,通过顺势加仓来最大化利润
  • 方法
    • 在确认的强趋势中建立初始仓位。
    • 随着趋势的延续(如突破前期高点或成功回调试探后),在合理的信号点位追加仓位。
    • 加仓点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(至少一个剥头皮交易的利润空间)。
  • 离场信号:当趋势的前提发生改变时(如从强劲突破转变为通道或震荡,出现力竭K线、抛物线楔形等),应立即减仓或全部平仓以保护利润。

亏损加仓 (Scaling In at a Loss)

  • 目的:主要用于交易管理,通过在更有利的价格点位加仓来改善平均入场价格,从而有机会以不亏或少亏的方式离场。
  • 方法
    • 当初始仓位出现浮亏,但交易的基本前提依然有效时,可在预先计划好的、更优的价格点位加仓。
    • 例如,在强上涨趋势中买入后遭遇深度回调,只要关键的起涨点未被跌破,就可以在回调低点寻找信号加仓。
  • 离场策略:加仓后,可以在新的平均成本价附近设置限价单,寻求打平离场;或者在初始入场价平掉第一笔仓位(打平),让加仓的部分盈利。
  • 核心原则严禁在交易前提已经失效的情况下进行亏损加仓,否则就是危险的“摊平”行为。

谁会使用分批入场?

  • 机构与长线投资者:如巴菲特、卡尔·伊坎等,当他们看好某家公司时,会在股价下跌时持续买入,降低持仓成本。
  • 散户投资者:常见的**定投(平均成本法)**就是一种典型的分批入场策略,通过定期定额买入来分散风险。
  • 短线与日内交易者:积极运用盈利加仓和亏损加仓技术来最大化利润和管理风险。

总结原则

  • 仓位是关键:始终使用小到“不在乎”的仓位进行分批入场,以保持客观并控制总风险。
  • 前提决定一切:只在最初的交易逻辑(如趋势持续)依然成立时才加仓。一旦市场行为改变,立即重新评估或离场。
  • 明确交易目标:清楚每次加仓是为了扩大盈利(盈利加仓),还是为了挽救交易(亏损加仓),并采取相应策略。
  • 提前计划:分批入场绝不能是冲动的决定。必须在交易前就规划好加仓点位、仓位大小和最终的止损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