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际风险与初始风险 (第一部分)
初始风险 (Initial Risk)
定义与特征
- 概念:指从交易入场价格到交易者最初设定的止损位之间的距离。
- 主观性:初始风险因人而异。不同的交易者会根据自己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不同的止损位置。
- 常见止损策略:
- 价格行为止损:将止损设在关键的价格结构点下方,如信号K线低点、重要的波段低点等。
- 固定金额/点数止损:设定一个固定的亏损金额或点数 (ticks/pips)。
- 测算目标止损 (Measured Move):基于价格波动的测算距离来设置止损。
实际风险 (Actual Risk)
定义与识别
- 概念:一种事后确定的风险。它指从入场价格到价格朝有利方向有效突破前,所经历的最不利的回撤距离。
- 识别:
- 只有在价格按预期方向运行并形成明确突破后,才能回头看并确定实际风险的大小。
- 它代表了能让你**“恰好不被扫掉止损”**的那个理论上的完美止损距离。
- 通俗理解:在交易最终盈利前,账户所经历的最大浮动亏损。
- 客观性:与主观的“初始风险”不同,对于在同一价格入场的所有交易者,一旦价格回调的最低点形成,“实际风险”是客观且相同的。
基于风险设置利润目标 (Setting Profit Targets)
核心原则:正数学期望
- 交易基础:只进行数学期望为正的交易,即
(胜率 × 潜在利润) > (败率 × 风险)。 - 通用法则:对于大部分胜率不高于60%的交易,追求 2倍风险 的利润目标是保证正数学期望的稳健策略。
两种利润目标设置方法
基于初始风险 (Initial Risk):
- 应用:在开仓时,根据自己设定的初始风险,计算出2倍距离作为利润目标。
- 优点:简单、易于执行,能保证交易逻辑的一致性。
基于实际风险 (Actual Risk):
- 应用:当价格按预期运动后,根据确定的实际风险距离,计算出1倍或2倍的利润目标。
- 机构行为: 许多算法和机构交易者会使用实际风险来设定目标,这使得这些目标位成为市场重要的支撑/阻力位。例如,在一倍实际风险的目标位,常会因大量止盈盘而出现回调。
- 策略:
- 高胜率交易 (如 >60%):追求 1倍实际风险 的利润是合理的。
- 普通交易 (40-60%): 追求 2倍实际风险 的利润在数学上是稳健的。
交易管理与总结原则
- 区别两种风险:清晰理解初始风险(交易前的计划,主观)和实际风险(交易后的现实,客观)的差异。
- 利用实际风险:将“实际风险”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分析工具,用它来设定更贴近市场动态的利润目标,并预判潜在的支撑/阻力区域。
- 灵活离场:当交易的前提发生改变时(例如,买入后市场形成明显的顶部反转形态),应考虑提前离场,即使价格尚未触及原定的利润目标。
- 数学是基础:无论是使用初始风险还是实际风险,核心都是围绕构建正向的数学期望来制定交易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