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荡区间与波段分析 (第三部分)
震荡区间的定义与突破模式
识别与特征
- 定义:当趋势中的回调或反弹持续时间过长,通常超过20根K线,市场就从趋势转变为震荡区间。
- 突破模式 (Breakout Mode):一旦形成震荡区间,市场进入“突破模式”,即趋势恢复与趋势反转的概率大致相等,均为50/50。
- 双向信号:在震荡区间内,总会同时存在合理的做多理由(如双底、低点抬高的大反转)和做空理由(如双顶、高点降低的大反转)。
交易含义
- 概率均等:不要过度倾向于原趋势方向。必须同时为向上和向下的突破做好准备。
- 首次突破易失败:在震荡区间中,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的首次突破尝试,有80%的概率会失败并反转回区间内。
- 交易策略:在明确的突破方向出现之前,应采用高抛低吸的震荡区间交易策略,而不是追逐突破。
市场周期:从通道到震荡区间
演变过程
- 典型周期:市场常遵循“强势突破 → 通道 → 震荡区间”的演变路径。
- 通道是过渡阶段:一个强趋势(急速上涨/下跌)之后,通常会演变成一个通道。
- 通道大概率被突破:无论是上涨通道(熊旗)还是下降通道(牛旗),都有约75%的概率其趋势线会被反向突破,最终演变成一个更宽的震荡区间。
交易启示
- 识别通道的本质:
- 下降通道应被视为一个牛旗,预期向上突破。
- 上涨通道应被视为一个熊旗,预期向下突破。
- 设定目标:当通道被突破后,价格的第一个目标位通常是通道的起点,这有助于确定未来震荡区间的潜在边界。
波段分析:趋势的开始还是震荡区间的一部分?
如何判断波段强度
- 核心问题:当前的一段上涨或下跌(波段),是新一轮强趋势的开始,还是仅仅是震荡区间内的一个组成部分?
- 弱趋势/震荡波段的信号:
- 糟糕的跟随:强趋势K线(大阳/阴线)之后紧跟着反向K线或十字星。
- 缺乏连续性:没有连续出现多根强势的趋势K线。
- 深度回调与重叠:价格在前进过程中出现深度回调,K线之间存在大量重叠。
- 在关键位置停滞:价格在接近前高或前低等关键阻力/支撑位时犹豫不前。
- 抛售/购买高潮:在趋势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后,才出现最大的趋势K线,这往往是竭尽信号而非启动信号。
- 强趋势的信号:
- 连续的强趋势K线:连续出现收盘价接近极值的大阳/阴线。
- 良好的跟随:突破K线后有同方向的K线继续确认。
- 突破缺口:强势突破形成价格缺口(即使是K线实体间的缺口),并且缺口得以保持。
震荡区间内的交易行为
核心策略
- 信念:交易者普遍认为任何方向的移动都不会走得太远,很快就会反转。
- 方法:高抛低吸,剥头皮赚快钱。
- 高位:趋势多头止盈离场,逆势空头开仓做空。
- 低位:趋势空头止盈离场,逆势多头开仓做多。
- 交易手法:
- 宽止损与加仓:交易者倾向于使用较宽的止损,并在更有利的位置加仓,因为他们不确定区间的精确边界。
- 反向操作:在大阳线收盘于区间上沿附近时卖出;在大阴线收盘于区间下沿附近时买入,押注突破会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