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市场周期:趋势、震荡与关键术语

市场状态:趋势与震荡区间 (Trend vs. Trading Range)

基本定义

  • 核心观点:市场在任何时候都只处于两种状态之一:趋势震荡区间
  • 趋势 (Trend):价格沿一个方向持续移动,表现为一系列不断抬高的高点和低点(上涨趋势)或不断降低的高点和低点(下降趋势)。
  • 震荡区间 (Trading Range):价格横向移动,缺乏明确方向。其内部往往同时包含看似合理的做多和做空信号,导致市场方向模糊。

市场惯性:80% 法则 (The 80% Rule of Inertia)

概念

  • 市场具有强大的惯性,倾向于继续其当前的行为模式。要预测未来走势,最好的参考就是近期的走势。

应用

  • 在趋势中:80% 的反转尝试会失败,并演变成趋势中的回调(如熊旗或牛旗),原趋势将继续。
  • 在震荡区间中:80% 的突破尝试会失败,价格会反转回区间内部。

回调与震荡区间的关系 (Pullbacks & Trading Ranges)

时间维度的转换

  • 核心关系:回调和震荡区间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周期下的表现。
    • 所有在当前周期看到的回调,在更小的时间周期上都是一个震荡区间
    • 所有在当前周期看到的震荡区间,在更大的时间周期上都可能只是一个回调

概率的演变 (The 20-Bar Rule)

  • 当趋势中的回调(暂停)持续时间过长(如超过20根K线),它就从“回调”演变成了“震荡区间”。
  • 此时,市场的方向性减弱,多空力量趋于平衡。原趋势恢复的概率与趋势反转的概率变得接近 50/50,市场进入突破模式(Breakout Mode),上下皆有可能。

核心术语辨析 (Defining Key Terms)

Al Brooks 对市场移动的规模进行了层级划分,以便于精确描述:

  • 腿 (Leg):最基本的移动单位,指图上任何一次上涨或下跌,哪怕只有一根K线。
  • 波段 (Swing):一次足够大的“腿”,其幅度足以让交易者获取可观的波段利润(通常是剥头皮利润的3-5倍),持续时间一般在10-20根K线。
  • 趋势 (Trend):一个占据屏幕大部分的、非常强劲的“波段”。如果一个屏幕上出现三个或更多的“趋势”,则表明市场实为宽幅震荡,此时应改称其为“波段”。
  • 回调 (Pullback):趋势中一次反向的“腿”,并且市场预期原趋势会恢复。

趋势结构:重要与次要高低点 (Major vs. Minor Highs & Lows)

定义与识别

  • 重要高/低点 (Major High/Low):一个高点或低点,其后跟随了强劲的突破并通常创出新高/新低。这是确认趋势健康的关键点。
  • 次要高/低点 (Minor High/Low):一个高点或低点,其后没有跟随强劲的突破。它们通常是震荡区间或复杂回调的一部分。

交易含义

  • 止损位置:顺势交易者应将止损设在最近的重要高/低点之外。
  • 趋势判断:只要价格保持在重要高/低点的保护之内,原趋势就大概率完好。突破一个次要高/低点并不意味着趋势结束,但突破一个重要高/低点则意味着趋势可能已终结或转为震荡区间。

总结原则

  • 二元状态:始终判断市场是处于趋势还是震荡区间。
  • 相信惯性:利用80%法则指导交易,即顺势交易、在震荡区间内高抛低吸。
  • 关注回调时长:警惕超过20根K线的“回调”,它已变为50/50的震荡区间。
  • 区分关键点位:通过识别“重要”与“次要”高低点来判断趋势的健康状况和设置合理的止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