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荡区间交易策略(第二部分)
震荡区间的双向机会 (Simultaneous Long & Short Opportunities)
核心理念与识别
- 定义: 在震荡区间内,市场同时存在合理的做多理由和合理的做空理由。当你感觉买卖都有道理时,基本可以确定市场正处于震荡区间。
- 80%法则: 约80%的震荡区间突破尝试会失败,市场倾向于延续其横盘状态,具有惯性。
专业与新手的行为差异
- 新手: 倾向于在区间边缘追涨杀跌。看到强势K线就认为趋势将要开始,结果往往买在顶部、卖在底部而被套。
- 专业交易者: 相信突破大概率会失败,因此采取高抛低吸策略。他们在区间下沿买入,在上沿卖出,通常做**剥头皮交易(Scalping)**以快速获利。
交易策略
- 高抛低吸: 在区间下三分之一区域寻找买入机会,在上三分之一区域寻找卖出机会。
- 宽止损与加仓: 专业交易者可能使用较宽的止损,并准备在更有利的价格加仓(Scale in)。前提是初始仓位足够小,且加仓点距离初始入场点至少有一笔剥头皮的利润空间。
- 快速止盈: 由于市场缺乏明确方向,快速获利了结是震荡区间内的主要策略。
突破模式 (Breakout Mode)
定义与识别
- 概念: 当震荡区间持续收窄,形成如三角形(一系列更低的高点和更高的低点)时,市场进入“突破模式”。
- 特征: 此时,80%法则不再完全适用,成功突破的概率增加。
交易概率
- 突破方向: 最终向上或向下突破的概率各为50%。
- 首次突破失败率: 第一次尝试向上或向下的突破,有50%的概率会失败并反转,形成“假突破”。
第二段陷阱 (Second Leg Traps)
定义与识别
- 概念: 指在震荡区间内,市场完成第一段移动后,出现一个看起来异常强势的第二段(Second Leg),诱使交易者相信趋势即将开始,但最终失败并反转。
- 特征:
- 通常出现在宽通道或震荡区间内。
- 第二段通常比第一段更强,更具欺骗性。
- 一个典型形态是加速突破通道(Exhaustion Climax),其失败率极高(约75%)。
- 关键识别信号是强势突破后的跟随(Follow-through)很差。例如,一根大阳线后紧跟着一根十字星或阴线。
交易含义与策略
- 避免追逐: 绝对不要在震荡区间的边缘追逐看似强势的第二段行情。
- 识别陷阱: 始终结合左侧**背景(Context)**分析。如果强势K线仍在大的震荡区间内,则极有可能是陷阱。
- 反向交易机会: 第二段陷阱的失败是高胜率的反转交易信号。一旦确认突破失败(如出现强反转K线),可入场做反向交易,目标位通常是区间的另一端。
- 及时止损: 如果不慎被套(如追高买入),一旦发现跟随不佳或出现反转信号,必须立即止损离场。
总结原则
- 区间内双向思考: 震荡区间内,买卖双方力量均衡,始终同时存在做多和做空的机会。
- 警惕假突破: 大多数(80%)突破尝试会失败。只有在“突破模式”下,成功概率才提升至50%。
- 识别第二段陷阱: 警惕区间边缘看似强势的第二段移动,它往往是诱多或诱空的陷阱,同时也是绝佳的反向交易机会。
- 背景为王: 交易决策必须基于市场所处的大背景(Context),不要被单根K线的强势所迷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