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弧顶与圆弧底
重新定义:名称不重要,行为是关键
核心观点
- 本质是震荡区间:Al Brooks 强调,所谓的圆弧顶或圆弧底,其本质是趋势停滞后形成的震荡区间 (Trading Range)。
- 名称非重点:他本人很少使用“圆弧顶/底”这类描述性词汇,而是倾向于使用更精确、更具操作指导意义的术语,如头肩形 (Head and Shoulders)、高点降低/低点抬高的大反转 (Major Trend Reversal)、三角形 (Triangle) 等。
- 关注市场状态:交易的重点在于理解市场已从趋势转为多空平衡,并识别出具体的交易信号,而不是纠结于形态的命名。
无尽的回调/反弹 (The Endless Pullback)
定义与演变
- 概念:趋势中的回调(或反弹)持续时间过长(通常超过20根K线),导致其性质发生改变。它不再是简单的旗形,而是演变成一个独立的、方向相反的窄通道,或一个横向的震荡区间。
- 概率转变:一旦回调/反弹持续超过20根K线,市场进入平衡状态。原趋势延续的概率从高位(如60%)下降到 50%,而反转的概率则相应上升到 50%。
交易含义
- 进入突破模式:当识别出“无尽的回调/反弹”时,应意识到市场处于突破模式 (Breakout Mode),向上或向下突破的概率均等。
- 警惕顺势交易:在此阶段,原趋势的优势已不复存在,不应再盲目寻找顺势入场点。对窄通道形态的反向突破尤其需要警惕。
- 等待确认信号:交易的关键是耐心等待一方力量胜出。表现为强有力的突破K线(如连续的大阳/阴线)和良好的跟随 (Follow-through),这才是可靠的入场信号。
交易心理与行为 (Trading Psychology & Behavior)
圆弧顶与派发 (Distribution)
- 行为特征:在上涨趋势末期的震荡中,强空头认为价格过高,会利用每一次反弹(尤其是大阳线)积极逢高卖出,他们押注上涨动能会失败。同时,强多头也因价格过高而停止追涨,选择观望或等待更深的回调。
- 结果:当买方只剩下跟风的弱多头时,市场在强空头的抛压下极易向下突破,形成反转。
圆弧底与吸筹 (Accumulation)
- 行为特征:在下跌趋势末期的震荡中,强多头认为价格已足够低,会把每一次下跌都视为逢低买入(吸筹)的机会。他们不断在低位建立仓位,押注向下的突破会失败。
- 结果:空头在做空时发现价格无法持续下跌(因多头吸筹和空头自身获利了结),最终信心动摇而放弃。当空头离场、多头控盘时,市场向上突破。
总结原则
- 行为优先于命名:理解圆弧顶/底是震荡区间和多空平衡的状态,比记住其名称更重要。
- 时间改变概率:一个持续超过20根K线的回调/反弹是关键信号,它标志着市场进入了 50/50 的突破模式。
- 交易基于确认:无论形态如何,最终的交易决策应基于明确的突破和跟随,这确认了多空力量的失衡方向。
- 洞察市场心理:认识到顶部“派发”和底部“吸筹”的机构行为,有助于理解价格在这些区域内的挣扎模式和最终的突破倾向。